海金沙
日期: 2024-03-31

海金沙

Lygodium japonicum (Thunb.)Sw.

1712662972866029.jpg

科名:海金沙科

 

形态特征:植株高攀达1-4米。叶轴上面有二条狭边,羽片多数,相距约9-11厘米,对生于叶轴上的短距两侧,平展。距长达3毫米。端有一丛黄色柔毛复盖腋芽。不育羽片尖三角形,长宽几相等,约10-12厘米或较狭,柄长1.5-1.8厘米,同羽轴一样多少被短灰毛,两侧并有狭边,二回羽状;一回羽片2-4对,互生,柄长4-8毫米,和小羽轴都有狭翅及短毛,基部一对卵圆形,长4-8厘米。宽3-6厘米,一回羽状;二回小羽片2-3对,卵状三角形,具短柄或无柄,互生,掌状三裂;末回裂片短阔,中央一条长2-3厘米,宽6-8毫米,基部楔形或心脏形,先端钝,顶端的二回羽片长2.5-3.5厘米,宽8-10毫米,波状浅裂;向上的一回小羽片近掌状分裂或不分裂,较短,叶缘有不规则的浅圆锯齿。主脉明显,侧脉纤细,从主脉斜上,1-2回二叉分歧,直达锯齿。叶纸质,干后禄褐色。两面沿中肋及脉上略有短毛。能育羽片卵状三角形,长宽几相等,约12-20厘米,或长稍过于宽,二回羽状;一回小羽片4-5对,互生,相距约2-3厘米,长圆披针形,长5-10厘米,基部宽4-6厘米、一回羽状,二回小羽片3-4对。卵状三角形,羽状深裂。孢子囊穗长2-4毫米,往往长远超过小羽片的中央不育部分,排列稀疏,暗褐色,无毛。

 

地理分布:产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南部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湖南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、陕西南部。

 

中药名:海金沙

入药部位:成熟孢子、藤叶

采收加工: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釆割藤叶,晒干,搓揉或打下孢子,除去藤叶。

【性味与归经】甘、咸,寒。归膀胱、小肠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清利湿热,通淋止痛。用于热淋,石淋,血淋,膏淋,尿道涩痛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615g,包煎。

 1712663004187725.jpg 

中药名:海金沙叶

入药部位:成熟孢子、藤叶

采收加工:秋季藤叶茂盛时采收,干燥。

【性味归经】甘,寒。归膀胱、小肠、肝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利尿通淋,活血化瘀。用于热淋,石淋,血淋,小便不利,水肿,湿热黄疸,泄泻。

【用法用量】15~30g

 



上一篇:蓟

下一篇:菊三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