萱草
Hemerocallis fulva L.
科名:百合科
形态特征:根近肉质,中下部有纺锤状膨大;叶一般较宽;花早上开晚上凋谢,无香味,桔红色至桔黄色,内花被裂片下部一般有∧形采斑。花被管较粗短,长2-3厘米;内花被裂片宽2-3厘米。
地理分布:全国各地常见栽培,秦岭以南各省区有野生的。
中药名:萱草根
入药部位:根及根茎
采收加工:春、秋二季采挖,洗净,略烫,晒干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甘,凉;有小毒。归脾、肺经。
【功能与主治】利尿消肿,清热凉血。用于水肿,小便不利,淋浊,带下,黄疸,乳痈,热衄,便血,崩漏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3~6g
【注意】本品有毒,内服宜慎。
中药名:萱草花
入药部位:花蕾
采收加工:7-8月间,花蕾未开放时采收,晒干。
【性味】甘,凉。
【功能与主治】利水渗湿,清热止渴,解郁宽胸。用于小便赤涩,烦热口渴,胸闷忧郁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10~15g